人文藝術結合科技能力,臺師大EMBA打造AI時代的「全人」領袖

轉載自天下雜誌:
人文藝術結合科技能力,臺師大EMBA打造AI時代的「全人」領袖
AI席捲全球產業,也為企業領導者帶來全新的轉型與治理挑戰。從企業轉型到創新突圍,除了需要領先的科技能力和管理思維,臺師大EMBA結合人文藝術底蘊培育「跨域再創」格局視野,更成為迎戰產業新生態的致勝關鍵。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的課程設計,是希望協助企業領導者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透過嶄新觀點找出解決方案,不只成就個人職涯發展,也助攻企業邁向更高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執行長施人英博士表示。
管理融入人文思維,為企業注入溫度與價值
臺師大本身的教學資源涵蓋管理、科技、文學、藝術、音樂、運動休閒等各領域,讓臺師大EMBA得以提供全台唯一的全人管理教育,尤其在人文、藝術領域的卓越表現,在全台其他大學皆非常罕見,更能協助中高階經理人深植軟實力,成為擁有跨界整合能力的領導者。
例如結合管理與文學、哲學的「經典文獻與領導」課程,將老莊、尼采等東西方大師的經典思想融入現代企業經營,透過不同面向的深度哲思引啟發經理人對於經營管理的多元思考。又例如透過「藝術鑑賞」課程的潛移默化,除了引導學員從欣賞者和投資者等不同角度鑑賞藝術創作,美學智慧(Aesthetic Intelligence)的提升更可直接化為工作上的養分,用美學提升企業和品牌的價值與溫度。
接軌數位AI時代,成功轉型的關鍵不只是科技
結合人文藝術底蘊的全人管理教育不只深化了經理人的經營管理實力,接軌數位AI科技,人文藝術思維更能發揮無可取代的價值。以最簡單的生成式AI創作為例,當使用者能夠用藝術思維視角與AI互動,提供更精確的指令,AI就能創造出更符合期待的成果。而對於經理人而言,目前數位信任和AI治理已經成為企業導入數位AI科技時至關重要的課題,透過結合科技和人文涵養的全人教育,讓經理人有能力在數據運用、AI建模、治理政策的制定與應用落地等過程中掌握關鍵,避免偏誤、歧視等問題,並更有效地結合科技人才與產業knowhow進行組織的人才轉型。施人英指出:「我們更強調科技的『應用』,以及在應用時如何規劃完善的轉型策略和落地執行,讓數位科技真正為企業創造正面效益。」
臺師大科技強項,厚植AI時代必備的「科技觀點」
除了廣為人知的人文藝術特色,事實上,資訊科技領域也是臺師大的強項。臺師大在1998年就成立科技學院,並在數年前成立智能與指數化投資研究中心,臺師大EMBA也早已將將金融科技應用、大數據決策分析、資訊科技與經營管理、精準顧客關係管理等都列入核心課程。除了管院和科技學院的師資,也從業界延攬專家,傳授專業的同時也分享產業第一線的最新趨勢,提供不同層面的科技觀點。
「例如我們的統計決策分析也和大學的統計課程不同,重心在於結合觀點和相關工具的應用,從數據中創造價值。」施人英說。相關的知識能力讓經理人在企業導入大數據分析、發展AI時能夠深入了解其背後邏輯和產出結果的差異。施人英強調:「經理人進到課堂花了一個學期學習統計,課程內容就一定要能夠在他們進行決策時提供助益。」
跨界交流,開闢經營管理新格局
來自金融、零售、服務、媒體….等多元產業領域的學員組成,更讓臺師大EMBA的跨域薰陶超越教學內容,在課堂的交流討論中無時無刻迸發跨界新觀點。施人英表示:「我們期待的是課堂有來自多元產業的人士,交流各自的觀點,一起激盪出新的火花。」例如臺師大EMBA學員有不少來自金融業,透過跨界交流了解不同領域的視角與需求,才能真正設計出符合各行各業顧客需求的產品與服務。又例如透過與科技人才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專業內涵和期望,才有機會在科技人才戰中搶得先機,並將科技技術在企業內真正落地,發展出新應用,更全面地構思組織的轉型發展藍圖。
「很多畢業學長姐告訴我們,在臺師大EMBA透過與同學、老師的互動,以及企業參訪、社團活動等不同場景的刺激,讓他們開始跳脫過往單一專業的框架,習慣用更宏觀的事業去看待事情。」施人英補充。
整合臺師大陣容堅強的獨有資源設計課程,臺師大EMBA透過「有規劃」的系統學習,從基礎的知識、工具,到幫助企業中高階經理人建立全觀管理視野,掌握資訊科技發展趨勢和應用成果,延伸到更高層次的跨域格局,引領企業在AI新紀元中再創高峰。